增值稅稅負所得稅稅負還有綜合稅負率分別怎么算?
?
作者:? 昆明財稅服務平臺
整天聽人說稅負率,稅負率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其實,所謂的稅負率,就是指企業在某個時期內的稅收負擔的大小,一般用稅收占收入的比重來進行衡量,比如:你有100塊錢的收入,需要交稅10塊,那稅負率就是10%,這只是簡單的算法,實際上,各個稅種的稅負率計算又各有不同:
1、增值稅稅負率增值稅稅負率=實際交納增值稅稅額÷不含稅的實際銷售收入×100%
比如:當期不含增值稅的應稅收入100萬元,增值稅稅率為13%,購進材料80萬元,增值稅稅率也是13%,不考慮其他因素。
當期應交增值稅=100×13%-80×13%=2.6萬元,增值稅稅負率=2.6/100×100%=2.6%;
2、企業所得稅稅負率
所得稅稅負率=應納所得稅額÷應納稅銷售額(應稅銷售收入)×100%
比如:當然應稅銷售收入100萬元,各項可稅前扣除的成本費用為80萬元,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%,不考慮其他因素。
當期應交企業所得稅=(100-80)×25%=5萬元,企業所得稅稅負率=5/100×100%=5%;
3、綜合稅負率
在實務中,雖然增值稅和所得稅是目前最大的稅種,但是其他稅種也不可小視,比如:城市維護建設稅、教育費附加、地方教育費附加、印花稅、房產稅、土地使用稅、土地增值稅等等,所謂綜合稅負率,就是要交的稅合計占應稅收入的比例。
比如:取得100萬元的收入,要交的各種稅收合計20萬元,那綜合稅負率就是20/100×100%=20%。
既然知道了稅負率的算法,企業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計算出自己的稅負率。
那可能有人要問了,稅負率的算法雖說不是太難,但是我有必要去計算它嗎?計算稅負率是不是多此一舉?答案是:非常有必要計算稅負率。實務中,稅務機關為了加強對納稅人的管理力度,采取了稅務預警措施。稅務機關設置了多項指標,通過對納稅人的大數據分析,若指標出現明顯低于行業水平的,會引起稅務機關的注意,面對稅務機關的詢問若無法說明合理理由的,將會面臨稅務機關的檢查/稽查,給企業帶來稅務風險,咱們計算的稅負率就是其中一項非常重要的指標,那稅負率是多少才算正常呢?各個行業有所不同,我搜集了網上的資料,行業稅負率如下所示,僅供參考
1、增值稅平均稅負率
2、企業所得稅平均稅負率
那如果我公司的稅負率低于上述平均水平,被稅務詢問或者約談了,該怎么辦?
一、所謂的行業稅負率只是個參考指標首先,納稅人對這一點必須要清楚,別一提到稅負率低就如臨大敵、不知所措,既然是平均稅負率,那肯定有高有低,所以沒什么可怕的。
二、企業有沒有必要去迎合稅負率如果企業的稅負率低于行業水平,有可能會接到通知,要求作出合理解釋,在這種情況下,有的企業為了應付過關,往往會多交點稅以求拉高稅負率。
我認為完全沒有必要,因為,現在的稅負率雖然低,但是卻是我公司的真實情況反映,我總不能為了讓數據好看點,而多繳稅吧;另外,多交了稅款,很可能帶來其他方面的預警
比如:企業為了滿足稅負率要求,材料進項發票不認證,會有以下情況產生:
1、如果企業庫存材料不入賬,進項發票不認證,后期擇時入賬認證抵扣。
這種做法,不僅僅造成企業賬實不符,還會增加無謂的工作量;
2、如果企業庫存材料不含稅入賬,進項發票不認證,計入“待認證進項稅額”,后期擇時認證抵扣。
這種做法,一方面容易造成后期進項發票忘記認證以至超期;一方面也可能造成企業在后期認證時,存貨扣稅比指標出現異常。
所以,企業只要是真實情況反映,沒必要提在意稅負率,更不需要去刻意迎合。
三、稅負率預警來了,企業該怎么辦?很好辦,首先查找原因,有問題解決問題,比如該交的稅沒繳足,那就盡快繳足;如果經過仔細檢查,未發現問題,那就如實回復,預警解除。
綜上所述,稅負率不可怕,只要企業合法經營、依法納稅,就“神馬都是浮云”,管它呢!